“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走進位于涪城區楊家鎮的“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遠望青山如黛、蒼翠欲滴,近看林木旺盛、郁郁蔥蔥;黑亮亮的桑果綴滿枝頭、七彩的鮮花點綴大地……目之所及,一片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 近年來,涪城區以都市休閑農業為發展方向,堅持農業產業化、產業園區化、園區公園化發展步伐,做足“農業+”文章,主題化、景區化、高端化建設“農科文旅商”五態融合的農業主題公園,打造綿陽城市后花園和鄉村旅游目的地,為鄉村振興助力。 “農業+園區”——打造現代產園融合“示范區” “我們正在對‘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的開園做最后的準備工作。”在“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的核心區——天虹·千鶴絲語現代蠶桑產業園,楊家鎮農辦主任楊堃正與工人一道在安裝標示牌,“現正在安裝公園里的標示標牌,計劃4月底公園正式對外開放。” 近年來,涪城區結合實際,立足區情,確定了精品蠶桑、優勢蔬菜兩大主導產業,目前已發展標準化蠶?;?.5萬畝、標準化設施蘆筍基地0.3萬畝,建成優質蔬菜基地16.8萬畝。同時,還按照“一產一園”原則,先后建成省三星級蠶?,F代農業園區、市三星級豬—菜生態循環現代農業園區、稻漁現代農業園區。 在推動農業發展中,涪城區將都市休閑農業作為主攻方向,制定出“三年三園三步走”發展規劃,統籌推進“千鶴桑田”蠶桑文化、“湖光山色”稻蝦親水濕地、“蔬香綠野”蘆筍大健康等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建設。 “‘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的開園是三大農業主題公園打響的關鍵一環,為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進城鄉融合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涪城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園當天還將舉行“千鶴桑田·現代涪鄉”自行車公開賽,通過體育健身活動激活涪城南部鄉村農旅產業資源、打造涪城“戶外運動+”體育健身產業品牌,促進涪城全民健身和全域旅游發展。 “目前,涪城已初步形成以綿中公路、楊關大道、產業1號線為紐帶,以楊家、吳家、豐谷等鎮為載體,以農業主題公園為核心,以沿線休閑農莊、精品民宿、景點游園、鄉村酒店等旅游節點為支撐的都市休閑農業聚集區,逐步成為綿陽I型大城市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重要配套區。”涪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農業+科技”——打造農業生態旅游“升級版” 作為綿陽主城區,近年來涪城區充分發揮中國科技城科技資源富集優勢,依托“綿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的金字招牌,建成涪城農業大數據服務中心、蠶桑(蘆筍)物聯網管理平臺等5個“互聯網+”平臺。 走進豐谷鎮齊心村,蘆筍栽培大棚連綿成片,蔚為壯觀。大棚內,一株株鮮嫩翠綠的蘆筍長勢喜人。田壟上整齊排列的灌溉管正自動給蘆筍澆水。“我們采用的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直接在手機上操作,非常方便,能節約很大一部分人力。”蘆筍基地負責人朱占林介紹。 據了解,蘆筍基地的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是涪城利用物聯網技術智能化管理打造的智慧農業園,同時涪城區還通過蠶棚溫度(濕度)自動控制,以及無土栽培等技術的運用,建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業科普旅游基地。 農業與科技的整合是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為此,在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中涪城區積極與科研院所協作,建成向仲懷蠶桑院士工作站、蘆筍專家大院等農業科技創新轉化平臺19個,與西南大學等14所科研院所建立蠶??萍颊故局行?、“蠶工廠”、蘆筍設施農業示范區等產學研基地,每年接待1.4萬余名中小學生參觀學習,現已成為全區中小學重要的研學基地。 “農業+文化”——打造鄉村文化旅游“新名片” “風情民宿、留住鄉愁”,隨著旅游方式的更新,農耕文化逐漸走入游客視線,為鄉村旅游注入“新奇”的元素。為此,在“千鶴桑田”蠶桑文化農業主題公園的建設中,涪城區便深挖傳統農耕文化,重點打造優勢特色蠶桑產業文化基地,建成占地面積12畝的“千鶴絲語”蠶桑文化展示中心。 “在蠶桑文化展示中心布局楊家繡房、天虹錦繡生活館、葚紅酒莊、桑田茶舍、大雪書院、蠶桑文化民宿等6大功能區。”“千鶴絲語”蠶桑文化展示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集合了國家地標“涪城蠶繭”品牌系列產品銷售、傳統蜀繡展示、桑宴果酒品嘗、萬畝桑田觀光等多種形態,形成集“吃、喝、住、游、購、娛、教”于一體的“一站式”鄉村體驗旅游體。 在深挖傳統農耕文化的同時,涪城區還充分挖掘扶持非遺文化,將炳林毛筆等40余項非遺文化融進鄉村旅游,舉辦“涪城非遺大會暨豐谷非遺集市”,每年都會吸引上萬游客參加品鑒。 同時,涪城區還大力發展康養文化產業,既滿足了綿陽市民崇尚自然、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的需要,又促進了鄉村旅游的多元化發展。 “農業+旅游”——打造精品鄉村旅游“打卡地”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農村也“改頭換面”。休閑農莊、精品民宿、景點游園……如雨后春筍般在涪城鄉村蓬勃發展。涪城區鑒于城鄉交融的自身特質和城市資源富集的巨大優勢,大力發展都市休閑農業。 “我們在農旅融合區培育壯大阿貴農場、80農莊等示范家庭農場、專合社56家,扶持建設楊家雙龍山莊、吳家森林休閑莊、豐谷晨曦森林等高端休閑山莊11個,每年都會吸引近6萬人次觀光采摘、休閑度假,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涪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同時,涪城區還以三大農業主題公園核心基地為載體,引進原香居、瑞豐中升、天虹絲綢、木言別院等有實力的休閑農業經營主體,打造高端民宿酒店品牌。 賞美景、品美食是旅游的標配,為此,在提升鄉村旅游品質的同時,涪城區還大力發展特色餐飲服務業,打造具有涪城特色的“蠶桑宴”“蘆筍宴”“有機豬肉宴”等鄉村美食品牌。 “要讓農旅融合區成為游客吃綠色健康食品,住鄉村靜謐民宿,采摘特色時蔬鮮果,買放心優質產品,體驗農耕文化、漁樂休閑的鄉村旅游勝地。”涪城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農業+商業”——打造農業主題公園“新格局” “這蘆筍好新鮮,多少錢一斤?”“桑葉茶多少錢一罐?”……春季是旅游旺季,近段時間來,涪城近郊的各大旅游景點、農家樂總能看到游客在圍著商品銷售點,挑選冠有涪城品牌的特色農產品。國程有機農場也執力于綠色農業,觀光農業。 近年來,隨著鄉村游的激增,城市居民下鄉消費日益增多,涪城區瞄準這一趨勢,對“涪城蠶繭”“涪城蘆筍”“奧巴黑”有機豬肉等特色農產品品牌進行重點打造,將其入駐到各農業主題公園、旅游景點和鄉村節慶活動中,以此提升農特產品知名度和聚集各大景區的人氣。 “我們在建設三大農業主題公園時,也會根據各自主題公園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優勢,側重引入不同的商業元素,并采用‘集體經濟組織+社會企業’商業運行模式,推動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涪城區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目前“千鶴桑田”蠶桑文化主題公園內的國家地標產品“涪城蠶繭”已成國際行業領域知名品牌,超6A級精品生絲成為國內外頂級生絲,被指定為APEC、G20領導人服裝和禮品原料,LV、香奈兒等國際品牌專屬原料的蠶桑產品極大提升“千鶴桑田”蠶桑文化主題公園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建設是涪城區實施‘三千工程’、建設‘四個強區’的重要抓手,是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涪城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涪城區將借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建設,持續發展農耕體驗、精品民宿、創意農業等新業態,通過“種”出田園好風景,“游”出鄉村慢生活,讓涪城的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為城鄉居民提供“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高品質休閑旅游體驗,助推鄉村振興邁入新征程。 |
做足“農業+”文章 助力鄉村振興 涪城:“五態融合”打造農業主題公園
時間:2021-05-17 閱讀: